“你的果苗需要施芽前肥。”“红阳猕猴桃需要喷洒波尔多液和石硫合剂,以便预防溃疡病。”连日来,塘源口乡农技员赶往多个猕猴桃种植基地,对提出技术需求的种植户进行指导。
猕猴桃是塘源口乡的特色产业,也是支柱产业,品种以“徐香”“红阳”为主,“翠香”“金桃”等也有零星栽培。2017年,全乡猕猴桃种植面积达1万亩,占全市种植面积的30%以上,种植户达到1420户,产量超7000吨,实现产值6000万元以上,户均收入3.7万元,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来源。
如何让这条致富之路越走越宽、越走越畅?塘源口乡首先聚力技术改进上。在猕猴桃管护关键期的初春时节,该乡举办两期猕猴桃春季管理技术培训班,给予200多名果农理论和技术指导;乡农技员前往村田间地头,指导果农开展果园整地、开沟、搭棚、施肥,传授修剪枝、病虫害预防技术。据统计,享受免费技术指导服务的果农达300户,涉及果园面积3000亩以上,有效减少了果农因猕猴桃管护技术落后,所导致的猕猴桃产量低、果品差等问题。
在提供技术支持的同时,塘源口乡不断加大科技投入,力促猕猴桃特色产业提档升级。“我乡在前墩村试点实施智能化高标准猕猴桃园建设项目,投资近200万元,搭建占地20亩的猕猴桃种植连栋大棚。目前,该大棚已完成建设,正在进行新苗种植工作。”塘源口乡相关负责人介绍,智能化猕猴桃园建成后,将极大提升猕猴桃坐果率,对预防日灼病、落果,延长采摘期等,都有良好的效果,从而有效提升果品品质,亩均产量预计将提升250公斤以上。同时,通过反租倒包的形式,种植一年后对外发包,预计盛产期每年能为村集体带来20万元以上的租金收入。
塘源口乡还积极向上争取猕猴桃冷库建设项目,计划投资50万元,建设由村集体运营的猕猴桃冷库,延长猕猴桃保质期,拉长销售期,更好地服务果农增收致富。
“通过技术指导与科技设施的逐步推广,全乡的猕猴桃种植将逐渐打破技术瓶颈,实现猕猴桃产业提质增效,为实现‘四个一万’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。”塘源口乡相关负责人介绍,2017年,通过与杭州一外贸公司的初步对接,该乡多点土壤检测和果品品质检测均符合出口标准,也完成了全乡猕猴桃宜种植区的调查汇总,产业发展前景看好。下一步,该乡将大力推进猕猴桃园区的景观化提升,打造精品园、大品牌,力争早日实现猕猴桃外贸出口。
|